创新工作
成都已有48个智能工厂和110个数字化车间
    • 发布时间:2023-11-30
  •  1129日,记者从成都市经信局市新经济委召开的成都市智能工厂与数字化车间建设媒体座谈会上获悉,今年是成都开展市级智能工厂和数字化车间认定的第2年,200余家企业积极申报,经过区()县推荐、专家评定,最终认定智能工厂35个,数字化车间73个,较去年分别增长170%97%。截至目前,成都共有48个智能工厂和110个数字化车间。

    “建设智能工厂和数字化车间是制造业数字化转型的重要载体,是加快制造业智能化改造、数字化转型的有力抓手,也是体现企业数字化转型成果的重要标志。”据成都市经信局市新经济委工业互联网推进处处长谭明祥介绍,近年来,成都大力发展工业互联网,推动智能制造发展,探索制造业转型发展新模式,专项制定《成都市智能工厂和数字化车间认定管理办法》,打造了4个国家级智能制造示范工厂和31个优秀场景,2家单位获评国家“数字领航”示范,建成2座全球“灯塔工厂”,企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发展水平得到显著提升。

    从区域分布看,智能工厂集中在成都龙泉驿区、高新区、新都区、郫都区、温江区,全市50%的数字化车间汇聚在龙泉驿区、成都高新区、温江区和新都区。

     从行业分布看,电子信息、装备制造两大支柱产业数字化转型呈集群化发展,其智能工厂/数字化车间占总数的54%。其中,智能工厂数量最多产业的是电子信息产业,有17家,占总数的35%,主要集聚在智能终端、电池储能等细分领域;47个数字化车间高度聚合在装备制造产业,占总量的43%,智能终端、食品、新材料、汽车等四个细分领域的数字化车间占总量的50%

    从产业发展看,龙泉驿区作为西部重要的汽车产业基地,聚焦加快汽车产业数字化、智能化、服务化转型步伐,发挥一汽大众、领吉汽车等龙头企业辐射带动作用,推动汽车产业高端研发、生产制造、技术创新、产品服务全链条融合发展,成功打造以汽车产业链为主的24个智能工厂及数字化车间,总量位居全市第一。成都高新区、新都区、郫都区拥有的智能工厂及数字化车间占全市近30%,形成电子信息产业集聚效应。崇州市是全国五大家具产业基地之一,20 余年来深耕家具产业全链条发展,引育全友、明珠、索菲亚等4家全国家具行业十强企业,带动超千家家居制造与配套企业集群成链发展,建成9个家具产业类智能工厂/数字化车间,产业生态发展显著。

    从培育过程看,成都以推进企业利用数字化技术、运用数字化设备为“点”,以数字技术赋能产线业务、建设数字化车间为“线”,以整个企业实现业务数据联通、建成智能工厂为“面”,以龙头企业数字化转型内部延伸到外部、带动产业链上下游共同发展成“体”,由点到线,聚线成面,面动成体,梯度培育“数字化车间一智能工厂-国家级示范工厂/灯塔工厂”,循序渐进推进制造业数字化转型升级,形成了一批制造业数字化转型示范标杆,建成市级智能工厂/数字化车间共计158个,微网优联、华融化学等单位的31个典型场景获评国家级智能制造优秀场景,巴莫、天味等4家单位入选国家级智能制造示范工厂揭榜单位,成飞、领吉2家单位获评国家“数字领航”企业,建成西门子、富士康等2座全球“灯塔工厂”。

    从转型成效看,智能工厂/数字化车间建成后,企业的社会、经济效益显著,生产效率、销售增长率有效提升,产品研发周期明显缩短,产品成本、产品不良率有效降低。仅从数字化车间应用成效来看,企业生产效率提高15%以上,产品成本降低 10%以上,能源资源利用率提高超 10%,企业销售实现50%以上增长率。(来源:四川经济网)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