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州企业
发展新质生产力,看达州如何发力
    • 发布时间:2024-06-13
  •  四川川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新能源汽车关键零部件制造项目105车人工智能创新发展试验区建设的启动和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院的成立,标志着达州数字经济和人工智能发展迈向新起点。

    人工智能激荡“发展力”

    “国家数字经济创新发展试验区(四川)”“全国一体化算力网络成渝国家枢纽节点城市”“全省首批数据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试点城市”“省级人工智能创新发展试验区”……近几年,达州先后被纳入多个国家、省级人工智能和数字经济发展试点。四川川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川环科技)新能源汽车关键零部件制造项目105车间,是企业新培育的增长点。目前,每天有超过5万余根新能源汽车软管从川环科技总成下线。数据显示,2024年,公司新能源车端收入占总车端收入的50%

    近年来,达州围绕“数据、算力、算法”三要素,持续开展数据大会战,率先在全省全域推行“首席数据官”制度,累计归集政务数据78亿条、物联感知数据1532亿条,数据共享水平、开放价值全省第一;出台支持“算力+”产业发展10条措施,建成达州至成都、至重庆3毫秒直联网,集“超算7P+智算118P”于一体的万达开先进计算中心(一期),算力规模全省第三,算法兼容适配性居全省第一、全国前列;去年成功举办首届全国先进计算技术创新大赛,今年将继续举办第二届大赛。

    低空经济打造“新引擎”

    为发展低空经济新质生产力,达州还前瞻规划建设达州通用航空产业园,构建“3+3+N”的产业发展体系,重点谋划川东北—渝东北空中应急救援中心、通航运营中心、航空培训中心、无人机制造基地、航空科技体验馆、航空主题公园、航空培训中心、航站楼博物馆等。

     川东北-渝东北空中应急救援中心项目预计今年7月建成运营,将基本具备空中应急救援能力。这为达州高新区抢占低空经济重大发展机遇,形成新质生产力注入了新动能。

    四川腾盾科创股份有限公司与达州高新区签约的无人机总装生产基地及飞行运营服务基地项目,进展顺利。目前,标准厂房无人机生产基地已建成投产。(来源:四川经济网)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