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建言
我国算力产业发展挑战与建议
    • 发布时间:2024-04-29
  •    本文作者郭亮: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云计算与大数据研究所总工程师,长期从事算力中心的计算、网络和存储等方面的政策支撑、技术研究、标准编制和产业推进工作。

    1、我国算力发展现状

    1.1  算力规模增长迅猛

    我国数据中心在用标准机架数量年复合增长率超过30%,算力总规模和存力总规模年增速达到25%

    1.2  布局结构日益优化

    截至20236月,全国智能算力规模占整体算力规模的比例已提高到25.4%

    1.3  算力技术创新活跃

    我国在计算、网络和存储方面都取得了很大进展。

    1.4  算力赋能产业发展

    算力成为传统产业智能化改造和数字化转型的重要支点,助力数字经济高速发展。

    2、算力发展面临的挑战

    2.1  算力协同仍需稳步推进

    我国西部能源供应价格优势与东部产业西迁成本收益之间的平衡需要一定的协调机制来保障;枢纽节点算力结构需要持续优化;同质化竞争带来的市场压力需要调解。

    2.2  算力生态仍需持续完善

    亟待推动将算力融入当地实体产业,充分转化为当地经济发展动能。

    2.3  算力创新仍需全面提升

    核心技术仍存在短板;关键技术“卡脖子”风险依然存在。

    2.4  算力应用仍需深化拓展

    技术到落地过程仍存在一定障碍;传统企业缺乏对算力增益效用的认知与实践。

    2.5  算力安全仍需加强保障

    集群安全防护亟需增强。

    3、算力互联面临的挑战

    3.1  产业需求无场景

    大规模集群算力处理大模型、小规模算力处理小模型将成为业界常态。

    3.2  技术瓶颈难突破

    在时延方面,要求能支持应用层的端到端时延微秒级,目前国内还没有达到这样的技术水平

    3.3  安全稳定难保障

    在智算网络中,每千分之一的丢包将导致网络性能下降50%。目前的互联网不符合稳定性需求。

    4、我国算力发展建议

    4.1  以市场为导向,政府引导应用发展

    加强算力发展的宏观指引;强化工程的引领作用,形成示范效应。

    4.2  以协同为重点,推动全面一体发展

    探索解决东西部的资源使用和利益分配问题,鼓励开展“以数换电”商业合作;构建“算力租赁+AI应用”的生态体系,激活西部算力产业活力;鼓励企业提高算力中心自主可控比例。

    4.3  以突破为目标,重点攻关核心技术

    持续推进GPU等关键产品和技术的研发;加强对外技术交流合作,加深算力产业链的沟通协作。

    4.4  以应用为牵引,推进算力赋能产业

    构建多部门、多行业交叉合作机制,充分发挥算力的赋能价值;培育算力龙头企业;构建完善的算力产业生态链。

    4.5  以安全为保障,筑牢产业安全防线。

    (来源:中国信通院CAICT 本站摘编)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