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工作
“人工智能+”行动成都怎么干?
    • 发布时间:2024-04-03
  •   3月5日下午,成都市经信局市新经济委召开人工智能企业座谈会,16家人工智能企业代表出席会议。

    企业面临发展的难点痛点

    算力资源分布不均衡,算力调度与配置效率存在问题;

    获取算力与技术适配成本高,算法模型协同开放性不足,不利于产业发展,也制约算法模型创新力;

    数据资源共享程度不够,应用场景有限,制约模型有效训练与迭代升级;

    产业人才短缺,智力支撑不足。

    企业建议

    建议成都实现算力全面供给,加大算力补贴,降低算力成本;

    建议成都加大算力中心的建设力度;

    建议成都利用高校众多的优势,加强人才培养体系建设,培育更多本土优秀人才,出台人才引进政策,引进高端人才。

    成都市人工智能产业发展现状

    2023年,全市共有人工智能企业852家,产业规模达780.3亿元,增速26.7%,近3年年复合增长率达40%以上。根据《2023中国新一代人工智能科技产业区域竞争力评价指数》,成都排名“人工智能科技产业竞争力”全国第6

    成都是东数西算工程八大枢纽节点十大数据中心集群城市之一,先后获批建设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创新发展试验区和国家人工智能创新应用先导区,成都人工智能产业集群入选四川省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在全国率先出台算力产业专项政策《成都市围绕超算智算加快算力产业发展的政策措施》,并创新提出“算力券”供给机制。今年开年即下发三个文件,共同构成人工智能“算力+算法+数据”的政策体系。(来源:成都经信发布 本站摘编)

    附件: